百州电子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IDC:新风口上会飞的猪-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17  

北京,2016年3月 16日 – 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 2015年第四季度》报告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790万台,同比增长404.9% 。累计2015年全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370万台,同比增长428.1% 。IDC预计2016年该市场将保持52.9%的高速增长。到 2020年出货量将达到8300万台,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为 28.5%。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虽然没有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如此大的规模,但也可称为未来5年“新风口上会飞的小金猪”!

针对2015年第四季度市场情况,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经理肖晶 认为主要呈现以下几点趋势:

儿童手表的"黑天鹅"事件。 儿童手表无疑是过去市场的一个主要带动因素。但由于近期儿童手表的质量问题曝光,造成需求减少。 IDC认为在新兴市场的爆发期阶段,一定会出现一系列的突发性事件。但一些特殊群体和特殊场景依然是可穿戴设备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可穿戴设备向线下进军。和传统IT产品从线下向线上转移不同。由于可穿戴产品很多都是从线上开始起步,在2015 年第四季度,更多厂商开始进一步向线下发展。使得自身的覆盖面更广。 如果说线上更多的是考验各个厂商的产品竞争力,而向线下的发展将更考验厂商的渠道拓展,价格体系等综合能力。

涉足厂商日益增加。 和去年同期小米一家独大相比,2015年下半年一批新兴的可穿戴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市场。尤其是一批中国厂商结合儿童手表和本地社交平台等热点推出相关产品,这使得三星、fitbit 、Garmin等国际品牌在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地位受到国产厂商的强烈冲击。 IDC认为一批新的中国品牌的成功关键因素是产品的本地化特点更加突出。

可穿戴市场的黑科技。 2015 年第四季度一批新的科技被植入到可穿戴设备中。如VR(虚拟现实)、移动支付智能服饰、语音识别等。 尽管这些新技术型产品在市场上还处于初期阶段。但这无疑给未来的市场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发展潜力。IDC认为厂商应该快速捕捉到这些新的技术发展,玩转黑科技,使自身产品具备更强竞争力。
Jeanimg1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
 

客服热线:0512-65588280 业务传真:0512-65588280   客户服务QQ:332035163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诉QQ:264274268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