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州电子网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行业动态 政策法规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人工智能迈向认知智能阶段 掌控主导权成国家战略关键一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9  

   人工智能曾经仅是科技领域关注的焦点,今年人工智能因国家领导人而大放光彩。先是习近平主席在英国伦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机器人为习大大表演微创手术;再是“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百度机器人机智应答李克强总理,机器人精彩表现的背后依赖的是人工智能技术。

  今年7月4日,国家层面首次推出加快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文件《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布局的11个领域之一。在席卷全球的人工智能浪潮中,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到哪个阶段?在哪些关键领域已实现突破?下一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将是如何?能否从跟随转为主导?这是当下的考量,也是未来前行的关键。



  将使机器既“会听说”又“会思考”

  人工智能有三个层次,分别是运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其中,前两个层面机器的能力已经超越人类,比如计算机下象棋超过了人类象棋大师,机器可以听超声波、看到红外线等。目前,国内企业在第二个层面感知智能(包括语音合成、语音评测、语音识别等)已实现技术突破;认知智能成为当下人工智能破局的着力点。



  “人工智能发展有一条必由之路,就是由语音和语言为入口的认知智能的革命,这是我们面临的路径和机会。”科大汛飞董事长刘庆峰指出,“认知智能有三大核心支撑能力:人机交互、高效知识管理、智能推理学习。科大讯飞的“讯飞超脑2.0”科研项目围绕这三方面持续展开,不但赋予机器‘能听会说’的能力,还能赋予机器‘能理解会思考’的能力。”

  机器如何会思考,主要表现在:在人机交互层面,在软硬、云端、技术服务等一体化的基础上提供AIUI标准,可在各种智能设备间实现互联互通。在高效知识管理层面,针对大型会议、现场采访等场景下的内容整理需求,集成混响降噪、口语化转写等成果。在智能推理学习方面,突破过程性数据采集、智能分析两项关键技术。

  用语音来实现操控,需要解决噪声抑制、回声消除、远距离操作等问题,目前云知声和科大讯飞等公司在远场识别和降噪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云知声CEO黄伟指出:“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5米远距离的远场识别以及双麦克风和四麦克风方案;二是低功耗语音唤醒和识别技术;三是噪声和回声消除技术,有效提高唤醒、识别率。”

  在实现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十几年的积淀和突破后,海量用户的诞生也成为企业实现认知智能突破的重要基础。据悉,科大讯飞输入法已经拥有了2.8亿用户,语音助手“灵犀”已有1.2亿用户,语音云开发伙伴也从4.3万家增长到了11万家。云知声的语音云规模已覆盖全国476个城市,9000万台接入设备。

  通过构建在基础之上的核心算法的突破,得以成就了在认知智能的突破。科大讯飞副总裁胡郁表示,科大讯飞在深度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LSTM递归神经网络基础上,构筑了自有的讯飞神经网络模型,成为认知智能突破的动力和源泉。

  最先在教育、车载、家居等专用领域实现突破

  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日益强大和神经网络研究成本降低,让人工智能走进更多的专用领域。2014年作为人工智能的元年,2015年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教育、智慧家庭、车载等专用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在教育行业,云知声的在线口语评测半年调用量增长超过20倍,如此海量、高频的调用需求证明了语音技术之于教育行业的刚需。此外,科大讯飞推出的智学网和E听说,不仅实现了语音与文字的识别、合成与分类,并且实现了智能批改、全科阅卷、资源库自动建设等真正具备“人工智能”的产品目标,为中国教育体系实现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撑。据悉,智学网已在全国26省120市3000所学校采用。

  人工智能之所以在教育擦出火花,源于解决了教育中存在的诸多痛点。以智能语音的应用为例,黄伟分析指出:“人为监考、阅卷、评分在标准、效率和公平上无法做到绝对性,而机器可以建立标准、确保效率、兼顾公平。”

  在车载领域,人工智能也在不断深入推进。驾驶期间,对于语音导航、消息提醒、语音搜索、语音电话的需求最为迫切。目前,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已与奥迪、奔驰、宝马等国际一流企业展开合作;云知声车载终端在车载后装市场份额位列首位。“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汽车未来会成为一个移动的娱乐和办公平台。”刘庆峰表示。

  在智慧家庭领域,语音控制逐渐成为家电产品的主要控制方式。据了解,云知声智能家居语义库支持包括电视、音箱、空调、厨卫等60多种应用场景下的10W种语义指令词。黄伟介绍:“声纹识别技术已应用在智能家居上,听声辨人在家庭场景下实现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人工智能最先在专业领域“开花结果”,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通用领域的智能化将有望实现。

  掌控技术主导权成为国家战略较量的关键一环

  人工智能研究已经走过60年的历程,经历两次波峰和波谷,当前已进入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在这次浪潮中,中国、美国和欧洲不约而同地将人类大脑研究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美国明确提出“大脑活动图谱计划”;欧盟也推出“人类大脑项目”;我国自去年启动人工智能的重大专项之后,正在积极酝酿准备启动“中国脑计划”。



  未来,人工智能有三大趋势值得关注。刘庆峰强调:“一是在万物互联的浪潮下,以语音为主、以键盘触摸为辅的人机交互时代已经到来。在未来3到5年,生活中90%的设备将不是手机,而是智能家居产品以及服务机器人。二是人工智能一定会像水和电一样无所不在。三是以语音和语言为入口的认知革命,将推动人工智能梦想成真。”

  人工智能已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如软银孙正义所言:未来机器人数量和智能化程度将决定GDP的全球排名。“今天,人工智能已经不是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业的事,而是国家全局性的战略任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掌握住人工智能的主导权,就会在全球处于价值链的高端;如果丢失,我们会继续像前30年一样沦为最低端的制造业。”刘庆峰指出。

  而无论是专用还是通用领域,人工智能都将围绕“基础资源支持-AI技术-AI应用”这三层基本架构形成生态圈。

  在这一轮主导权的明争暗斗中,国内AI企业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在核心算法、尝试学习甚至芯片定义等方面不断升级和优化。未来的人工智能将不仅要超越现阶段的深度学习算法的极限,硬件模式将通过架构变革直接从芯片层面实现对人工神经网络的模拟,这种突破将可能是AI在硬件设备上的一个终极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生态圈的打造也势在必行,这样才能在智能硬件、O2O、机器人、无人机、工业4.0等未来的市场中营造自己的“堡垒”。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文章
 

客服热线:0512-65588280 业务传真:0512-65588280   客户服务QQ:332035163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诉QQ:264274268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