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州电子网首页 | 产品 | 企业库 | 商机 | 加工外包 | 资讯 | 展会 | 品牌 | 论坛
普通会员

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销售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五金产品、文化用品...

产品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李丛林
  • 电话:010-66024083
  • 手机:18911397564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百州电子网首页 » 北京北广精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供应产品 » 高温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
高温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产品: 高温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 
品牌: 北广精仪
测量范围: 102~1016
输出电压: 220V
电源/功率: 220V
单价: 60000.00元/台
最小起订量: 1 台
供货总量: 20 台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13 天内发货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25-07-23 15:35
  询价
详细信息
高温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

高温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在电力、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具有关键应用价值,其技术特性与行业需求深度结合,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电力行业核心应用

‌变压器油检测‌

通过测量绝缘油在高温(最高120℃)下的体积电阻率,评估变压器老化状态,预防因介电性能下降引发的击穿事故‌。

‌开关设备维护‌

定期检测油浸式开关设备的电阻率变化,可识别油质污染或水分侵入,保障高压环境下的绝缘可靠性‌。

‌电缆绝缘评估‌

配合红外测温技术(如国网案例中的实践),综合判断电缆绝缘油在高温负荷下的性能稳定性‌。

二、石油化工领域应用

‌油品质量监控‌

测试润滑油、重油等石油产品的电阻率,确保其绝缘性能符合安全标准,避免设备腐蚀或短路‌。

绝缘材料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

油介损及体积电阻率测定仪:从电力到环保的多领域应用

‌化工原料检测‌

评估溶剂、涂料等化学品的绝缘特性,指导生产工艺优化,如某厂商通过复合加载测试系统捕捉材料非线性电阻变化‌。

三、技术优势与行业适配性

‌高精度控温‌:±0.3℃的控温能力满足石化行业对高温稳定性的严苛要求;

‌多参数集成‌:同步测量体积/表面电阻率、介质损耗等参数,适配电力设备综合诊断需求‌;

‌标准合规性‌:符合GB/T 5654等标准,确保石油化工产品的检测结果具有行业互认性。

四、典型案例

某风电企业采用温湿度耦合补偿技术,使复合材料在-40℃~80℃范围内的测试效率提升400%,显著降低运维成本‌。

高温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是用于测量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的专业设备,广泛应用于绝缘材料、半导体、防静电产品等领域的研究与质量控制。以下是其主要技术特点和应用分析:

一、核心技术参数

‌温度范围‌:支持室温至1600℃的高温测试,不同型号覆盖200℃、600℃、1200℃等梯度,控温精度可达±0.3℃‌;

‌电阻测量范围‌:典型量程为10Ω4~1016Ω,部分型号通过电流换算可扩展至10Ω·cm‌;

‌测试电压‌:多档位可调(10V-1000V),支持自定义电压设置;

‌气氛保护‌:可选氦、氩等惰性气体环境,防止材料氧化‌。

二、关键功能优势

‌双参数同步测量‌:通过三电极系统自动分离体积电流与表面电流,实现电阻率与表面电阻的同步检测;

‌智能化操作‌:集成PC软件实时显示电阻率、温度曲线,支持数据自动保存与打印;

‌宽材料适应性‌:适用于橡胶、塑料、陶瓷、薄膜等固态或液态样品。

三、典型应用场景

‌科研领域‌:研究材料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工业生产‌:检测绝缘油、抗燃油等介质的耐高温性能;

‌电子产品‌:评估半导体器件的高温绝缘特性。

四、选购注意事项

‌控温精度‌:优先选择±1℃以内的型号;

‌合规性‌:需符合GB/T 1410、ASTM D257等标准;

‌扩展功能‌:部分设备支持无线数据传输或定制化电极(如铂铑探针)

高温三电极电阻率测试仪使用流程

高温绝缘三电极电阻率测试仪是测量材料(特别是陶瓷、玻璃、聚合物、复合材料等绝缘或半绝缘材料)在高温下电阻率的重要设备。其使用流程通常遵循以下步骤,但请务必以你使用的具体仪器型号的操作手册为准,因为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细节会有差异。

核心流程概述:

1.  安全准备与开机预热

2.  样品制备

3.  系统组装与样品安装

4.  电极连接

5.  测试环境设置(温度、气氛)

6.  升温与稳定

7.  电阻测量

8.  数据记录与处理

9.  降温与关机

10. 清理

详细使用流程:

1.  安全准备与开机预热:

阅读手册: 仔细阅读并理解设备操作手册和安全规程。特别注意高温、高压(测试电压)、真空/气氛操作相关的风险。

个人防护: 佩戴耐高温手套、安全眼镜/面罩、实验服。处理样品和高温部件时务必小心烫伤。

环境检查: 确保仪器放置在稳固、水平、通风良好的实验台上,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气体连接(如需要): 如果需要惰性气氛(如N₂, Ar)或真空,正确连接气路(确保密封性良好)或真空泵管路,设置好气体流量计或真空计。检查气瓶压力充足,减压阀工作正常。

冷却系统(如需要): 如果仪器配有水冷系统(如炉体冷却、电极冷却),连接水源并确保水流畅通。

开机预热: 开启仪器主电源,让电子测量单元(如源表、皮安表、LCR表)预热至少15-30分钟以达到稳定状态。开启计算机(如果使用软件控制)。

高温体积表面电阻率测试仪

尺寸要求: 样品通常需要加工成规则的几何形状(圆片、方块),尺寸需符合测试夹具的要求。典型厚度为几毫米。

表面处理: 至关重要! 确保测试表面(与电极接触的面)清洁、平整、光滑、无污染、无氧化层。通常需要打磨、抛光(达到镜面或接近镜面效果),并用无水乙醇、丙酮等溶剂清洁、干燥。表面质量直接影响接触电阻和测量准确性。

电极涂覆(可选但推荐): 对于绝缘性很好的材料,为了确保良好的欧姆接触和减少接触电阻,常在样品两个主表面涂覆导电材料(如金浆、银浆、石墨浆、铂浆),然后高温烧结固化。确保涂层均匀、无缺陷,且只覆盖需要接触的区域。

3.  系统组装与样品安装:

打开炉膛: 小心打开高温炉的炉膛(通常通过升降机构或开门)。注意高温!确保炉膛已冷却至安全温度(通常<50°C)。

安装样品夹具: 将三电极测试夹具(通常是带有弹簧加载或可施加压力的结构)小心放入炉膛内的样品台上。确保放置平稳。

放置样品: 将制备好的样品小心放置在夹具的样品座中央。确保样品放置平整、无倾斜。

安装电极:

主电极(测量电极): 将主电极(通常是中心圆电极或上电极)小心、垂直地对准样品上表面的中心区域放下。确保电极与样品表面平行、接触良好。

保护电极: 将保护环电极(Guard Ring)围绕主电极放置,确保它与主电极之间有均匀的间隙(通常0.5-2mm),且与样品表面接触良好。

对电极: 将对电极(Counter Electrode/下电极)放置在样品下表面,确保接触良好。

施加压力: 根据夹具设计,可能需要通过旋钮、弹簧或配重施加适当的、均匀的压力以保证各电极与样品表面紧密接触,但又不能过大导致样品破裂(尤其高温下)。参考手册推荐的力度。

关闭炉膛: 确认所有部件安装无误后,小心关闭炉膛,确保密封良好(尤其是通气氛或抽真空时)。

4.  电极连接:

使用配套的高温屏蔽电缆(通常是同轴电缆或三同轴电缆),按照仪器手册的说明,将夹具上的电极连接到测量仪器(通常是源测量单元SMU或皮安表/静电计)的对应端口:

主电极 (High/Force Hi): 连接到SMU的Force Hi端子。

保护电极 (Guard): 连接到SMU的Guard端子(这是三电极法的核心,用于消除表面漏电流)。

对电极 (Low/Force Lo): 连接到SMU的Force Lo端子(同时也是电压测量的参考点)。

关键: 确保连接牢固、正确无误。屏蔽层通常需要良好接地以减少噪声干扰。

5.  测试环境设置:

温度设定: 通过温控仪或计算机软件设定目标测试温度(或温度程序,如升温速率、保温时间、多个温度点)。

气氛控制(如需要):

惰性气氛: 打开气瓶减压阀,调节流量计至设定流量(如50-100 ml/min),通入惰性气体一段时间(如10-30分钟)以充分置换炉膛内的空气。

真空: 启动真空泵,将炉膛抽至所需的真空度。

仪器参数设定: 在测量仪器(SMU/皮安表)或控制软件上设置:

测量模式: 通常选择电阻测量(Resistance)或电流-电压(I-V)扫描模式。

测试电压: 选择合适的测试电压! 电压过低可能导致信号太弱、噪声大;电压过高可能导致样品击穿或产生显著的焦耳热影响结果。通常从较低电压(如1V, 10V)开始测试,根据材料的电阻率和厚度确定。确保在材料的线性欧姆区测量。

量程: 设置合适的电流量程(对于高阻材料,需要选择高灵敏度档位如nA或pA档)和电压量程。

延迟/积分时间: 对于高阻测量,设置较长的延迟时间(Delay Time)或积分时间(Integration Time)以提高信噪比和稳定性。

保护功能: 设置电流/电压的合规限值(Compliance Limit)以保护样品和仪器。

6.  升温与稳定:

启动加热: 启动温控程序,开始升温。

控制升温速率: 遵循手册建议的升温速率(通常较慢,如5-10°C/min),避免热冲击损坏样品、夹具或炉体。

保温: 达到目标温度后,需要保温足够长的时间(通常30分钟到数小时,取决于样品尺寸、热容和所需的热平衡程度),让整个系统(炉膛、夹具、样品、电极)达到热平衡。温度波动应小于±1°C。热平衡是获得准确数据的关键!

7.  电阻测量:

初始检查: 在施加测试电压前,确认测量仪器读数稳定(例如,开路电压或零电流状态)。

施加电压/电流: 启动测量程序。仪器会向样品施加设定的测试电压(或电流),并测量流过的电流(或产生的电压降)。

读取/记录数据: 仪器或软件会显示并记录测量的电阻值(R)或直接计算出电阻率(ρ)。如果进行I-V扫描,会记录一系列电压-电流数据点。

稳定性判断: 观察读数是否稳定。对于高阻材料,读数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稳定。如果波动大,检查连接、屏蔽、环境干扰或延长积分时间。

多点测量(可选): 可以在同一温度下改变测试电压(验证欧姆定律)或在不同位置测量(验证均匀性)。

变温测量: 如果程序设定多个温度点,系统会自动或手动在达到每个温度点并充分保温稳定后重复测量步骤。

8.  数据记录与处理:

详细记录: 除了电阻值/电阻率,务必记录:样品信息(编号、材料、厚度、面积、表面处理)、测试温度、测试电压、测试时间、环境气氛、仪器型号及设置参数(量程、积分时间等)、操作员。

计算电阻率: 如果仪器没有直接输出电阻率,需要根据测得的电阻(R)、样品厚度(d)和有效电极面积(A)进行计算:

`ρ = R  (A / d)`

A的计算: 对于三电极系统,有效面积A通常是主电极的面积(πr²,r是主电极半径)加上保护环间隙面积的一半(π  [ (r + g)² - r² ] / 2,其中g是主电极到保护环的间隙宽度)。严格遵循你所使用夹具和标准的定义。

单位: 注意单位统一(常用Ω·cm 或 Ω·m)。1 Ω·m = 100 Ω·cm。

数据分析: 绘制电阻率-温度(ρ-T)曲线、阿伦尼乌斯图(lnρ vs 1/T)等进行分析。

9.  降温与关机:

停止加热: 完成所有测试后,停止温控程序,让炉膛自然冷却或启动程序控制降温(同样要控制速率,避免急冷)。

保持气氛/真空(可选): 在降温过程中,可能需要保持惰性气氛或真空以防止样品氧化(特别是对于易氧化材料)。

询价单
0条  相关评论